离婚后的贾平凹,创作出来比《废都》尺度还大的《暂坐》,大约文人的感情生活都是如此的动荡,也是,如果文人过的生活是寻常百姓的生活,又怎能创作出不一样的故事,供我们聊以慰藉。
贾平凹先生和其原配妻子的感情问题始于一位女演员,这位女演员出演了由贾的小说改编的影视剧,其本身就很欣赏和仰慕贾平凹,一来二去,探讨剧本和文学作品,便在贾平凹的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,对她本人也十分欣赏。
听闻贾平凹的妻子要和贾离婚,好朋友路遥坐不住了,病危之际连忙让贾过来看看自己,顺便和他交代一些重要的话。因为路遥此前也遇到过婚姻问题,从现在看,处理的也十分不利落,双方都没有讨到好果子吃,在社会上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。
两人在办理离婚手续时,必须要填写离婚原因,韩俊芳不知道该填什么原因,就问工作人员:“别人一般都填什么原因?”工作人员回答说:“一般离婚的都填感情破裂。”韩俊芳说:“那我们还没破裂。”工作人员说:“没破裂,那你们就回家继续一起过日子吧。”
于是贾平凹跟韩俊芳说:“说好的今天来办离婚,就今天办吧,大家都忙,拖下去又没有时间。”就这样两人跟工作人员说:“我们感情破裂了。”于是两人就离了。
离婚前的贾平凹用一部《废都》,讽刺无数迂腐文人,一石激起千层浪,激怒无数,导致这部作品被封了将近16年。在废都中,男主角是一个名叫庄之蝶的浪荡子,在多个女人之间周旋,大有万花丛中过,片叶不沾身的既视感。基于贾平凹写作《废都》的意图,很明显,他就是贾先生想要讽刺的对象。
庄之蝶是一个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中迷失自我的人物,在文人的清高、成名者的迷茫和小市民的贪婪之间,他像一个无魂无主的蝴蝶,处处留情,又处处无情。
这五位代表了当时社会各种明显特征的女性,是贾平凹的刻意安排。
而所有人的悲剧,其实都是社会大环境的缩影,在这之中迷失的人,不只是像庄之蝶这样的名人墨客,还有一众思想各异的女性。
在生活的苦难中,她们最初的理想被挤压、被扭曲,直至变形。既然时代不能给她们以灿烂,既然只有男人才能像蝴蝶一样炫耀华丽,除了依附,她们别无选择。就在人们以为贾平凹不会再写都市题材小说的时候,一部《暂坐》在2020年又上了热榜,这是已届古稀之年的贾平凹的又一次尝试。忍耐了近30年,他再一次发声。
在这部号称其70岁之前的最后一本长篇小说中,他虚构了纷乱商业都市,金钱权力相互纠葛交错的西京城下一座名为“暂坐”的茶馆。
而后,将一众个性鲜明,从农村脱胎勇敢踏入城市,外表光鲜亮丽,功成名就,追求经济独立和个性解放,但最终难逃自身欲望束缚,迷失欲望都市,随着“暂坐”茶馆一同消失的新时代中产中年女性放置其中。
在复杂的内外部背景下,贾平凹版的“金陵十二钗”,个人的故事和群体的故事,在暂坐茶馆里相互交织在一起,上演了一段鲜花着锦,难掩内里凄凉的女子众生相。
风吹风也累,花开花也疼。
故事讲述了11位女子在大姐海若的带领下,各自过着看似光鲜实则凄凉的单身生活。
她们中有来西京淘金的俄罗斯女孩,有甘为煤老板外室的离异女子,有沉迷于去掉“妻子”身份的潇洒女性,还有叱咤商海的女老板和白领……每个人,都在城市里为了自己的理想打拼,可理想又单薄成别人眼里的“光鲜”!
与《废都》完全相反的是,这里的男人只是12位女子生命中的过客,暂坐在她们的茶庄,走了又来,来了又走。走马光灯般地沾染她们生命中最绚烂的色彩,却带不走她们的灵魂。
在故事的最后,海若因为高层而被牵连,夏自花患上白血病撒手人寰,冯迎在马航事件里无声消失……十二个女子在“暂坐”茶庄的一场爆炸中分崩离析,只留下一座令人叹息的废墟。
相比较《废都》的露骨和犀利,《暂坐》充满了暧昧和湮灭的味道。
为什么取名《暂坐》?西京城的暂坐茶庄,是小说人物活动与情节展开的主要场景,也成为小说取名《暂坐》最直接的解释,但“暂坐”分明蕴含着更多的人生内涵和丰富意蕴。
写作关注的就是人类困境的问题。哪些问题困住了我们的身和心?是怎么困住的?中国近百年来是如何走过来的?我们看到了多少历史真相,看到了多少人性?又该如何前行?对于这些,我需要有自己的思考,然后才能面对写作。